首页

视频山西女王

时间:2025-05-25 23:57:02 作者:习近平主席特使、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厄瓜多尔总统就职仪式 浏览量:99797

  打卡杭州亚运会丨温州龙舟运动中心:在赛场传承与弘扬龙舟文化

  “温州龙舟竞渡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这次亚运龙舟赛事,不仅是一次龙舟比赛,更是一次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10月2日,在杭州亚组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亚运会温州龙舟运动中心运行团队指挥长曾瑞华向中外记者介绍道。

  龙舟文化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吴越时期龙舟活动就非常兴盛。近几年来,每年端午期间全国各地都会组织民间龙舟活动,这既有百姓们祈福平安丰收的寓意,也是一个传统的民间体育盛会,是一种锻炼健身的方式。

  此次杭州亚运会,将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93名运动员参赛,角逐男、女12人龙舟200米、500米、1000米直道竞速项目的6枚金牌。

  龙舟运动中心作为赛时的运动场馆,曾瑞华介绍,总用地面积35.5万平方米,是目前全世界最高规格的龙舟竞赛场馆,9月25日获亚洲龙舟联合会批准命名为“亚洲龙舟运动交流中心”。

  “我们龙舟场馆以‘龙跃东瓯境·桨舞丝路情’为设计理念,整座建筑造型演化自‘龙’的形象,由‘龙楼’与‘龙塔’组成。是历史与现代的相互融合,具有厚重历史感。”曾瑞华详细介绍,“龙楼”是综合馆,远看像蛟龙出水,高低起伏、蜿蜒卧于龙舟湖畔,彰显瓯海作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深厚底蕴。而赛事的终点塔“龙塔”,高约56米,从侧面看它连接水中倒影,像一艘百余米的大龙舟;从正面看像一支巨大的划桨。其56米的高度设计也象征着中国56个民族同舟共济,整个场馆展现了大气的现代风格。此外,整座场馆体现低碳绿色,也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元素。“龙楼”顶部的整条“龙脊”全部采用玻璃材质,可采光照明,白天即便不开灯光线也十分充足,充分践行了绿色低碳的亚运理念。

  除此,场馆还具有温馨惬意的观赛体验。“我们充分尊重龙舟观赛传统,不设固定座席,4个站席观赛区域赛时可容纳约1万人,让大家尽饱眼福。我们提供贴心便捷的观赛服务,在观赛区域设立3个龙舟造型景观打卡点,让观众在亚运赛场定格靓丽身影。”曾瑞华说。

  “最后是延展龙舟竞赛的浓厚氛围。龙舟运动中心不仅是赛事场馆、更是市民共享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联动周边奥体‘一场两馆’,目前已经成为全瓯海乃至全温州最大的文旅运动综合体,并通过第三方市场化运营管理,面向全民开放。”曾瑞华表示,他们建设了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龙舟文化博物馆,暑期每天超过千名孩子在这里研学;还打造了全国首个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让有情人在这里见证爱情,诠释了“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曾瑞华说,10月4日,将迎来杭州亚运会龙舟项目的首个比赛日、决出两枚金牌。他诚邀大家一起来到“温润之州”,尝瓯菜、看瓯剧、赏瓯绣,见证“龙舟赛事燃爆瓯海”的亚运时刻!(记者 刘希尧)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上海发放网络购物专属消费券 首批10家电商平台上线“上海网络购物专区”

杨合庆表示,草案着重从宏观层面就能源领域基础性重大问题作出规定,旨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性发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健全能源规划体系、完善能源开发利用制度、加强能源市场体系建设、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和应急制度、加强能源科技创新等。

2024国际生态拉力杯(中国站)合肥开赛

据介绍,2024年北京市内重点赛事活动类型包括群众基础好、消费潜力突出的品牌赛事活动,如北京市第十八届“和谐杯”乒乓球比赛系列活动、北京市第四届社区杯八人制足球赛、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风筝节等;时尚新兴与户外潮流体育运动品牌赛事活动,如第五届北京国际帆船赛暨北京帆船公开赛、FIBA Open三人篮球赛、第四届北京冰球公开赛等;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活动,如2024年北京马拉松、2024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等。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3月辟谣榜

据悉,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由香港赛马会捐资逾2亿元人民币援建,是全国首所聚焦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跨学科、国际化、高水平新型学院,于2013年正式运行。该学院迄今累计招收硕、博士研究生645人,其中联合培养硕士生330人、博士生44人,常规硕、博士生271人,为全国输送了一批紧缺的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应对专业人才。(完)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运行五年新增企业超6.5万家

4月12日电 据东风公司纪委、湖北省咸宁市纪委监委消息,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东风公司纪委和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新疆焉耆:数万株葵花竞相绽放引客来

临空经济区将紧密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构建“空中丝绸之路”核心枢纽,推动要素跨境自由便捷流动,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支点。同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促进区域产业对接协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临空经济创新中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